谷歌、IBM们的“量子争霸”迷局( 七 )

就着这场纠结而复杂的口水官司,不难看出,CPU时代的种种神话已成往事,量子时代的到来才是国家与企业竞速的关键。

所以也是时候讨论一个大家都更为关注的问题了——那就是,量子霸权注定就是谷歌或IBM的囊中之物了吗?如果该领域也被加强技术封锁,中国这个后进生又该怎么办?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和一些专业人士聊了聊,坏消息是,各国在量子霸权上的争夺,虽不至于剑拔弩张,但也不容乐观。其中,美国稳居第一梯队,并且政策上已经开始严防死守。

去年,特朗普签署了一项量子计算相关法案,不仅将发展量子计算作为国家战略布局,而且明确相关技术不能外流。在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署BIS针对关键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中,量子计算作为国家安全和高技术的代表,赫然在列。

换句话说,这场特殊的科技竞赛中,一开始就流露出了浓重的火药味。

先别急着呼吸困难地“卡脖子”,但同时,好消息是,中国在量子计算的道路上并不像经典计算时代那样步履蹒跚,相反,在基础学科上已经拥有了不少值得称道的积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