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不需要第二个麦肯锡( 三 )

由信息趋于对称所导致的第二个问题是“生产工具”、“理论武器”大面积普适后的失效。近十年来,国内MBA课程井喷,咨询公司所仰仗的“先进理论”不再稀奇,反倒是所处专业领域的客户掌握了生产工具后,对咨询公司百般挑剔。也难怪沃顿商学院教授罗素·林肯·艾克夫退休时自嘲,商学院的成就是给人一套术语,让他们可以很权威地谈论自己不懂的话题。

中国企业不需要第二个麦肯锡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咨询公司越来越难对咨询结果负责。这一点直接导致企业不愿意再为动辄成百上千万的咨询费买单。该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商业组织日趋成熟,且拥有了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路线。20年前,麦肯锡可以为平安保险、中国人寿这些巨无霸设计组织结构和薪酬体系,因为后者对此不甚了解。20年后,能请得起咨询公司的企业,基本都有相对完善的体系,并且实现了一定的经营规模。对这类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难于登天。

这也延伸出另一个问题,如果咨询公司只提供报告,而不管落地,那请咨询公司的必要性究竟有多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