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10年,再造一个阿里巴巴( 八 )

不过,当时说服马云的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基于IOE 的基础设施从成本和能力上都已经对阿里巴巴不利。阿里巴巴在2008年的数据库规模已经基本无法扩展,但涌入平台的流量却仍在飞速翻倍,加之越来越多的大型“秒杀”营销,IOE架构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2009年,阿里巴巴决定自主研发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尝试将全球数百台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2月,飞天团队写下第一行代码。9月阿里云正式成立。他们直接拿阿里巴巴最核心的淘宝业务进行改造。2010年,阿里金融的订单贷款产品“牧羊犬”成为飞天系统上的第一个产品。2011年,阿里云官网上线,成为中国首个对外开放的公有云。2012年底,淘宝系去IOE完成。同时由于这次底层技术变革涉及的业务越来越广,阿里巴巴在内部对技术后台部门进行了第一次大整合,成立了集团的技术保障部。到2013年8月,飞天开放平台的单集群超越了5000台这个瓶颈。此后阿里内外对于阿里云的质疑终于停息。同年,阿里巴巴全集团最后一台IBM小型机下线。

作为王坚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一职的继任者,行癫在回顾阿里云的前10年的经历时形容:“飞天系统是阿里云过去10年最重要的成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