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阵营的“排放门”隐痛:亡羊补牢 还来得及吗?( 二 )

2019年6月,德国交通部再次勒令戴姆勒召回6万辆奔驰柴油车。

此次戴姆勒被罚款8.7亿欧元,是德国方面对于其在尾气排放欺诈方面开出的最新罚单。

但这还不是结束,种种迹象表明,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4年,但“排放门”长期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这对正处于向新能源和自动驾驶转型的德系车企来说,是个糟糕的消息。

因为这次还只是德国检方的行动,在整个欧盟层面,也早就开始了对包括奔驰、宝马、奥迪等一些车企滥用优势地位垄断环保排放技术推广的调查。这也是“排放门”的诱因。

在通过缴纳罚款暂时结束了这桩事关“排放门”的官司之后,戴姆勒还得操心自己另一个被更高级别的欧盟委员会盯上的官司——垄断,这桩官司同样可能会招致巨额罚款。

早在2017年年中,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称,接到了对于包括大众、戴姆勒和宝马在内的数家车企在零部件和相关技术方面涉嫌垄断的密报,反垄断机构开始启动调查。

根据《明镜周刊》当时的报道,最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述德系车企就召开多次秘密会议,就技术、成本和供应商等问题达成协议,其中就包括后来引发“排放门”的柴油车尾气处理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