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海投资李颖:如何靠社交壁垒识别下一代品牌独角兽?( 九 )

我们还是以喜茶、乐乐茶为例,这些品牌之所以能获得年轻消费群的认可,说白了还是在于它迎合了消费升级需求的趋势。它把整个制茶的成本拉高,把人力的要求拉高,还把包括前置成本在内的综合成本也拉高了。

这种成本结构变化是传统小店难以转变的一件事,这就给喜茶形成了核心壁垒。因为成本的拉高也意味着卖价拉高,而卖价拉高意味着必须要找到中高端消费人群的聚集地。中高端消费人群一旦对品牌定位形成,往下打是有机会,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来看,这种转变有利于沉淀流量。

而低端品牌要想往上拉,就要到商业密度大、有目标消费人群的消费场景开店,这就面临着场景租金相对较高的问题,再加上消费者消费心理的转变,种种因素来看,低端品牌模仿喜茶的概率不高。

2、四种核心壁垒共同作用形成大品牌

一般而言,一个大品牌的形成除了需要沉淀流量之外,还需要在四个层面上形成壁垒。

第一是渠道壁垒。

这要看品牌的消费匹配能不能在渠道平台上有议价能力壁垒,喜茶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喜茶之所以能做到品牌溢价,关键在于它在核心商圈有极好位置,这种位置很少给茶饮品牌,并且在同一品类中只可能出现一家,这就很容易给喜茶形成渠道上的优势。另外,像喜茶这种大品牌进驻商场,在租金上一般也会有很大折扣,目的也是给商圈带来客流量,达到互赢互利,这一点跟星巴克的逻辑是一样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