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费用,如何通过预算来降低?

人们普遍对企业的采购部门有些误解,很多人把采购看成是个肥缺,认为采购中存在很多“寻租”的空间,而且企业很难制止采购人员中饱私囊。有的企业老板为了防止“猫腻”,亲自出马,或者让亲信出面,或者实行“人盯人”防守。从控制原理上看,这种做法很有问题,因为利益对每个人都是诱惑。所以,要想阻止采购部门中饱私囊现象的产生,唯一正确的管理措施是施行均衡牵制和预算控制。

我曾经发现有个奇怪的现象——做最终产品的企业没有做产品配套的企业挣得多。你猜做汽车的和做汽车配件的谁挣得多?汽车制造企业的毛利率一般也就是15%~20%,但给汽车做配件的上游供应商一般可以挣到30%~40%,基本上是汽车制造企业的一倍。

按理来说,下游企业需要直接面对众多的消费者,需要花费大量的营销费用,而供应商只面对生产厂家一个对象,基本上没有什么营销费用,所以下游企业应该比供应商赚得要多,那为什么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呢?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企业的采购系统还没有建立像销售系统那样良好而紧迫的业绩考核制度,企业也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挤压供应商的机制。实际上,很多企业的采购部门基本上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供应”状态,认为只要把东西及时供上,就万事大吉,至于什么价格买进,只能说尽量寻求低价格,但万一便宜不了,我也没办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