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辉映 水润姑苏(解码·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故事)( 二 )

石桥、驳岸垂柳,灯塔、高架、现代建筑,站在苏州城区狮山桥上,看着川流不息的运河水奔腾,南来北往的货运船只,让人分不清历史和现实——古城苏州,因京杭运河万商云集;今日苏州,货物水运仍不可或缺。

5年前,中国大运河获评世界文化遗产,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苏州这座被运河贯穿南北的古城,也因此变了模样。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说,苏州要以争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示范点为契机,把苏州段建设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精彩的一段”。

改善环境、容貌焕新,运河的文化底蕴得以再现

每天晚饭过后,58岁的苏州市民孙苏平都会到家附近的盘门景区走走,作为老苏州人,他对这座连接大运河与苏州城的水陆城门并不陌生。但近两年来,围绕盘门和外城河的变化,让他对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城门有了新的认识。“两岸变干净了,步道也修起来了,来这里走走,既能健身,又能近距离感受运河沿岸厚重的文化底蕴。”孙苏平说。

千百年来,大运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苏州人。文史专家徐刚毅看着穿流而过的运河上,航船一艘连着一艘,每次都会心潮澎湃,“试想当年,一艘艘运着丝绸茶叶大米的航船驶向北方,有的作为贡品送到北京,有的作为商品走上丝绸之路。”徐刚毅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