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辉映 水润姑苏(解码·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故事)( 四 )

大运河吴江段总长41公里,占苏州运河的一半以上。吴江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陆晨介绍,项目建设是吴江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基石,2018年,吴江初步确定了10个重点运河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67.85亿元。

文化学者陈志强从小在大运河吴江平望段沿岸长大。作为大运河上一个重要驿站,平望古镇曾经商贾云集,热闹非凡。但随着高速公路取代运河船运,平望镇渐渐被人遗忘。如今,平望镇的水泥路面变成了青石板路,在红灯笼的映衬下,一幢幢古老的建筑变得活力四射。近年来,陈志强几乎走遍了大运河苏州段的每一角落,亲眼目睹了大运河沿岸的蜕变。“围绕大运河保护与利用的工程遍地开花,苏州段每天都在刷新颜值。”陈志强说。

运用高科技手段、理顺机制,运河保护更高效

长316.8米、桥孔53个的宝带桥,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素有“苏州第一桥”之美称。如今的宝带桥已无过往防洪的功用,斑驳的青石桥面长出新绿,静静守望着运河中繁忙的船舶往来。

申遗成功后,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宝带桥进行三维数字化采集。“我们采用多波束探测技术,仅用了一周,就对宝带桥的水下结构进行了一次高精度的‘CT扫描’。”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徐亦鹏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