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雷军,用互联网模式做实体经济的得与失( 十 )

实际上,消费物联网和智能家居已经经过了几轮炒作期,但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在日用消费器领域,已经积累了不同的品牌,而品牌建设非一日之功。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一个日用消费品除了满足功能上的需要,更是在购买一个品牌。而物联网与智能家居,并没有在功能上带来更大的提升,有的时候甚至因为加载了智能功能而增加了用户使用的难度,甚至影响了用户体验,造成用户很大的困扰。更不用说,来自消费电子领域的品牌,如果想要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传统消费品牌同样的认知和认可,并不是简单移植那么容易。例如,一个新秀丽的箱包,即使是叠加了某种物联网功能,但本质还是消费者购买的还是一个新秀丽箱包;而如果小米箱包,则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和成本让消费者订可小米箱包品牌,并不能让消费者自动把小米手机品牌认知移植到箱包产品上。而低端山寨箱包市场,小米箱包即使能取代,其规模又有多大?意义又有多大?

在消费品领域,每一个品牌都是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耕耘,品牌认知更是通过电视机、广播和消费者口口相传而深入民心,外来品牌则很难在短时间内取而代之。小米为了更高的商业效率而消减了广告营销投入,但这恰恰是消费品推广所需要的投入,而雷军本人也并不是时尚代言人、小米全员工程师文化也很难迎合大众口味。因此,在消费物联网和智能家居领域,互联网也未能将其颠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