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雷军,用互联网模式做实体经济的得与失( 八 )

从某种意义上说,小米的成功只是改变了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现状,但并不代表全球制造业者有类似的问题。例如美国的苹果,就是一直是品质、品牌和设计的代表。美国还有更多的消费品品牌,都是耳熟能详的由美国自创的超级品牌。这些品牌诞生于美国走向中产消费阶段,由美国创业者们创造出来满足当时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今天中国才刚刚进入中产消费崛起的阶段,中国品牌才刚刚起步。从2017年国家首次设立中国品牌日可以看出,中国品牌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

小米品牌仅是中国品牌群体崛起中的一个代表,特别是利用了互联网思维进行了成功的品牌塑造。在另一个方面,小米品牌在从智能手机向消费物联网和消费品转移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挑战。小米从很早开始就意识到智能手机单品的局限性,并开始投资小米生态链企业。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小米共投资了100余家小米生态链企业。通过独特的“生态链式”,小米投资与带动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

早在2013年的时候,雷军看到智能硬件和物联网的趋势,于当年底开启了小米生态链计划,定下了5年内投资100家生态链企业的目标。据有关统计,截至2018年3月,小米通过投资和管理建立了由210家生态链公司,其中超过90家专注于研发智能硬件和生活消费品,连接超过1亿台设备,小米IoT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硬件物联网平台之一。小米2018财报中指出:小米在生态链业务方面,提出“滿足80%人的80%需求”的产品功能设计思路。第一个80%指的是要做大从需求的产品,真正能使更多人受益,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科技带來的方便和快乐。第二个80%是指产品只做主流功能,不会为一些使用頻率很低的功能增加額外的成本。这一产品定义方式加上小米高效的研发、设计与渠道能力,就是小米产品兼顾高品质与高性价比的秘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