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风口上的“大语文”:摇摆在应试与素质教育之间( 三 )

主流的大语文培训课程以输入为主,主打阅读,鼓励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更看重积累的意义。“无论是语文学科,还是大语文培训,学习的过程都比较漫长,见效也比较缓慢。”詹研说。

目前,市面上的大语文培训大多面向小学低年级及以下年龄段。孙毅博告诉界面教育,小学中高年级后家长才会对分数有明确的指标,而在此之前的家长与孩子对应试的需求并不强烈,更重视兴趣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

周期长、成果慢,与最终考试成绩的关联度较弱,在各大网络教育社区上,许多家长也对此提出疑问:“为此花费了时间和金钱,带来的究竟是几年以后的语文分数,还是文学素养?”

孙毅博认为,大语文最终会指向分数的增长:“大语文和过去的语文培训不同,更看重多年的积累和系统的训练。有了这些积累,我想孩子的语文成绩未来会越来越稳健。”

能够在未来“提分”但效果无法量化,可能是大语文与此前能够明确比较报班前后成绩的传统学科培训班最主要的不同。

区别于课内学习的“加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