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新能源汽车“双资质”项目两年后 1/4企业无产品( 六 )

因此,大部分新造车企业仍然只能选择以代工或者并购的方式获得生产资质,包括新造车的头部企业。目前,蔚来汽车通过江淮代工、小鹏汽车通过海马代工、威马汽车则通过收购黄海汽车,以此取得资质。并非“双资质”的它们借此抢占了新能源汽车的时间窗口,目前上述三家车企的月销量均在千辆以上。

但仍有众多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的生产资质解决无门,这或将导致其错过新能源汽车的红利期,并加速淘汰赛的到来。而已经实现量产的初创车企,也面临着合资车企、跨国车企向新能源领域大举进攻的战局。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增速已经急速放缓。

即使是取得双资质且已有产品投放的企业,也并非获得永久保障。根据工信部的特别公示机制,对于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企业进行行业公示,也即退市预警。2018年9月,在工信部发布的第一批特别公示名单中,30家企业上榜,包括上文提及的万向集团。业内观点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消费向头部企业聚集,竞争会愈加激烈,而为了避免进入取消资质、预警退市的境地,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并购重组将继续高频率地发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