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新能源汽车“双资质”项目两年后 1/4企业无产品( 四 )

风投骤降87% 双资质并非“长生药”

对于“双资质”中进展不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业内认为资金紧张可能是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在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的统计中发现,有多家新能源汽车项目中出现欠薪裁员等体现资金压力的现象。前两年,新能源汽车项目是最为“吸金”的风口之一。但现在,随着整体车市的下行和补贴退坡,风渐渐小了下来,投资机构也开始变得更加谨慎。“市场寒冬导致资本寒冬,有‘双资质’也不一定能融到资金。”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对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表示。

据全球数据研究机构PitchBook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14日,中国电动车领域所获得的风投金额同比下降近九成,跌至7.83亿美元。相较之下,2018年同期(截至2018年6月中旬)的风投金额高达60亿美元。在此情况下,多家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始通过上市来募集资金。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原副巡视员李万里对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表示,产品准入很可能是另一个阻碍新能源汽车项目产品上市的因素。根据现行法规,汽车产品上市销售前,还需要满足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而这项规定对产品的安全、一致性等有着全面要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