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新能源汽车“双资质”项目两年后 1/4企业无产品( 五 )

除此之外,梅松林还指出,新项目没有运行起来的原因还不外乎产品没有准备好、供应链没能及时建立起来、内部动荡方向不明确等几个原因。而这些均指向新造车企业由于成立时间较短而造成的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缺失。去年频频爆出的对新造车企业盗窃专利的质疑,被认为间接暴露了新创企业在技术方面的不自信。

事实上,上文提到的12家“双资质”企业,只是国内新能源汽车项目的一小部分和一个缩影。除此之外,有三家企业获得发改委项目核准,却迟迟没有获得工信部资质的“单资质”企业,包括万向集团、陆地方舟、江淮大众。当然,更多的是连“单资质”都没有着落的几百家新创企业。此前有统计显示,国内有超过200家企业在排队等待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但发改委已在2017年5月暂停了新能源汽车项目核准。

今年1月10日实施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将汽车投资项目核准事项全面取消,改为地方备案管理,即新建纯电动乘用车整车类投资项目监管层级,从国家发改委核准变更为省级发改委备案。但从结果来看,这并未使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变得更容易,反而因为加大了地方政府的监管责任,且加入了产能利用率等限制条件,变得更加谨慎。今年以来,仅有康迪、江苏国新收到省发改委发布的项目核准,项目备案则基本未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