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陈晓卿:美食是人类的刚需( 五 )

澎湃新闻

你的演讲中讲日料里面鱼生和山葵的搭配 , 实际上是山葵磨碎后会释放它体内特有的有机化合物异硫氰酸酯(ITCs) , 由此唤醒味蕾对鱼肉的感知 。 既然现代科学已经可以条分缕析出化学反应 , 为什么不能按图索骥反推过去 , 用科学来指导食物的搭配 , 进而创制出新的菜肴或食馔?

陈晓卿

科学家一直在做这方面研究与搭配 。 这在食品工业里很常见 , 比如从前谁也不会把海苔和饼干两种东西放在一起 。 现在发现放在一起很好 , 不仅从营养的平衡上 , 从味道上都能非常合适 。 但从我做纪录片角度来说 , 我更喜欢看那些已经出现 , 而且在没有现代科学框架佐证情况下 , 反复比对出来的东西 , 就像我们现在身处这个地方 , 广州 , 这里曾经有个大美食家江孔殷 , 他是经历了晚晴和民国的开明绅士 , 现代粤菜很多菜肴都是他发明的 , 他更多是靠敏锐的嗅觉、味觉创制出三蛇羹 , 那道菜不仅有繁复的工艺流程 , 更重要的是他会让这个菜呈现出最美好的样子 , 这个用心特别让我有感触 。

澎湃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