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借条里的乡绅雅文化(11)
苏氏家族在200年的发展中,靠着一步步的土地扩张和兼并,靠着耕读传家和崇文重教的家风,逐渐形成了一种“贵族”气质,这是一种厚重的家族底蕴,必须得以承认。这样的望族,在当时是很受乡里敬崇的。
青龙埂的成勇公祠和苏家大院远近闻名,附近地方上的人发生纠纷,有时会来请苏家老人参与“断公道”。发生纠纷不去找官府,而是找苏家老人,这说明,苏氏家族的人,在当地人心目中,有公平、公正的良好形象。
正因为如此,苏家很多老人被时人亲切地尊称为苏老师,使得苏氏家族周围聚集了相当的人气。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1949年后,利用苏家大院的规模(苏家大院有5道大门)及人气基础,设立了青龙乡政府(今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前身)。苏氏家族的人很配合,并从保管契约文书的专门工具约箱中,拿出苏家大院及祠堂大部分属于苏家公产的契约文书(即如今留存下来的与苏家有关的契约文书)交给工作组,由此留下了宝贵的档案资料。
成都东山一带有句俗语:“农民要翻梢(四川方言,意为致富),离不了种海椒。”这里的海椒,专指二荆条辣椒(与一般辣椒辣味不同,特点是微辣且香,正宗川菜不可缺少的调料),与大头菜一起,是当地黄泥巴地上的著名特产。
推荐阅读
- 淘宝首次剧透春晚清空5万购物车玩法!为求中奖消费者疯狂加购
- 潘光哲谈晚清的世界知识及传播
- 国庆节用360借条缓解资金压力,这件事千万别做
- 借条助你十一轻松玩,但是这样做后果很严重
- 都是晚清重臣 左宗棠旧居值几匹白布 李鸿章故居占据半条街
- 360借条千万不要恶意拖欠,网贷开始全面纳入征信系统
- 360借条安全专家安燃:没贷款先缴保证金?勿信线下快捷通道
- 60借条安全专家:网贷账户影响征信?当心骗子最新剧本!
- “融360”遭315点名全网下架,360借条现状如何?周鸿祎这样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