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力存疑,恒大首款量产车底蕴堪忧( 九 )

汽车工业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 作为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 它在上下游涉及研发、供应链、生产制造、品牌、营销、销售、服务等大量环节 。 恒大未来想要在汽车领域有所建树 , 那么长期的各链路人才培养的确是必不可少的 。

表明自己汽车产业的人才体系构建实力之外 , 恒大国能93车型的推出当然也表明了恒大新能源汽车业务目前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系统造车能力 , 即便这里面有大多数都是“买买买”而来 , 产品力和服务上也有待观望 , 但至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

2018年 , 恒大第一次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 , 恒大集团在造车的各个关键领域进行了大量布局 。

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渠道广汇;继承了萨博技术积累的瑞典国能;拥有电动汽车最重要配套电池系统的卡耐新能源;具有顶级豪华跑车品牌的科尼赛克 , 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轮毂电机技术的e-Traction和Protean 。 以上这些都是恒大集团的重点业务布局 。

一系列的投资并购举措之下 , 恒大集团在“面上”似乎已经实现了汽车行业全产业链的闭环 , 只不过在未来的批量投产、销售、新品研发等领域 , 它还需要面对一众市场大佬的竞争 , 更是需要面对市场的检验 , 而这些才是恒大汽车未来最为艰难的“战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