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节段梁预制拼装技术瓶颈( 九 )

预应力体系

体外预应力施工速度快、构造简单、节段预制方便 , 运营过程中钢束可检修可更换 , 但是预应力效率相对体内预应力低 , 钢束位置也较体内预应力远离翼缘板;体内束预应力效率高 , 钢束位置靠近翼缘板 , 但是会增加节段预制难度 。 因此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基于施工效率的、以体外束为主、体内预应力束为辅的混合配束预应力体系(见图7) 。

图7 体外束为主的混合配束预应力体系

大挑臂复合截面节段梁施工时先形成核心段结构 , 后安装挑臂 。 核心段结构架设时仅张拉体外束提高架设效率 , 核心段形成后逐步安装预制挑臂 , 并同步张拉体内束 , 确保体内束预应力效应能较好地扩散至翼缘板整体 , 保证翼缘板受力性能 。 体内束线形应优化为最简 , 减小预制难度 , 提高标准化程度 。

设计标准化

对于主线标准段 , 根据项目自身结构特点 , 提出由总体设计标准化和结构设计标准化两个层次组成的设计标准化 。 总体设计主要考虑道路线形标准化和桥梁跨径标准化设计;在总体设计标准化的基础上 , 实现核心梁断面、挑臂构造、节段类型、预应力配置、剪力键设置、转向块、锚固齿块等多个构件的结构标准化设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