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在开源芯片领域找到突破口?RISC-V 会是一个绝佳机会!( 七 )

「我们现在非常需要一个平台来将这些功能整合起来,我们的愿景是 90% 的功能都能通过这个平台实现,而只需要用户写 10% 的代码。」

来自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的助理研究员罗国杰博士带来的演讲主题是《开源 EDA 与开源 IP:芯片未来生态的基础设施》,他主要从开源 EDA 和开源 IP 的关系、开源 EDA 工具的研究现状以及开源 EDA 工具生态的设想展开本次演讲。

中国如何在开源芯片领域找到突破口?RISC-V 会是一个绝佳机会!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助理研究员罗国杰

演讲一开始,罗国杰博士就指出当前芯片设计困难重重,其中以设计成本为典型,并且目前设计成本也越来越难以跟随摩尔定律,EDA 软件许可证、较长的开发周期、开发人员的薪水、计算资源开销等也成为设计成本中的几大重要问题。而完整的开源芯片设计的 EDA 流程涉及到框架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以及版图设计等四大层面,开源要想取得成功也必须是以兼顾性能、功耗和应用领域的高质量(PPA)的开源为前提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