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办年供应量持续过百万平米 净吸纳量走弱存多重原因影响需求( 二 )

世邦魏理仕华东区研究部主管陆燕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从2017开始,上海进入商办供应高峰,每年都有超百万平方米供应量,如2017上半年新增供应127万平方米,2018上半年新增83万平方米。”

需求端则未能同步上升。据同策研究院数据测算,今年5月份上海市办公市场成交一度同比下滑44%,去化周期高达153个月。

净吸纳量走弱存在多重原因,如外部环境趋紧、不确定因素显现、经济面临下行等,对写字楼市场需求造成了较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多个中心城市,金融业、制造业等均是写字楼市场的主要目标领域。而上海由于其“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定位,金融、消费制造业和专业服务成为城市甲级写字楼的前三大行业。

据第一太平戴维斯一季度发布的《中国写字楼报告》分析,金融业租户在上海甲级写字楼租户占比为38%,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大环境下,截至2018年末,中国境内P2P公司总数同比减少了54%,而生存下来的此类公司的稳定性仍存在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今年沪深两市下跌,对小型券商、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扩张计划也造成一定冲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