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办年供应量持续过百万平米 净吸纳量走弱存多重原因影响需求( 四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近日走访上海内环内部分甲级写字楼发现,位于成熟商圈、紧邻地铁的写字楼往往出租率较高,而个别远离成熟商业环境的商业体,尽管硬件一流,但空置率仍然堪忧。

以上海内环内某甲级写字楼为例,开业已有两年左右,但采访人员在大堂指示牌上看到,17~21层尚无任何企业信息。当采访人员逐层查看发现,不少楼层处于“整层空置”状态。

同时,该写字楼所在的的区域紧邻大片居民区、老式办公楼、商住楼和旧厂房改建的产业园区,并不具备成熟的商业氛围。采访人员调查发现,小微企业、创业企业是这一带较为多见的租户。

不过,上述写字楼项目似乎并不青睐此类企业,物业租赁中心相关人员表示,“大多数楼层不接受分割,必须整租,最小面积200多平方米。”

但位于世博板块的前滩、后滩区域则是另一番景象。在世博板块某甲级写字楼工作的周小姐告诉采访人员,“我们周边包括前滩都有很多大型企业入驻,高峰时电梯也是相当拥挤,一般要等3~4部电梯才能挤上去。”

“当时公司选址的时候也考虑过其他区域,综合衡量了商业氛围和交通、价格,最终还是搬来这里,当然价格也是主要因素。”周小姐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