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找寻自我, 在经历磨难、 悲苦之后( 二 )

这是出版人韩敬群眼中“一本喜欢杜甫的作家才能写出的杰作”。中国传统诗词、散文,对阿来写作的影响显而易见,他的作品字里行间都弥漫着一种诗性、空灵的气质。阿来最初从写诗起步,他的第一本诗集叫《梭磨河》,从初版到现在也可能有30年了。作家邱华栋说:“诗歌是语言中的黄金,诗的语言精确、精微、精妙,那种一剑封喉的文字感觉,阿来保持得极好。”这说的不但是《尘埃落定》《随风飘散》《河上柏影》,更是这部《云中记》。

阿来毫无疑问是个极度热爱自然的人。他不只在自己的作品里频频写到动植物,还专门写了堪称“博物志”的《成都物候记》。在程德培看来,“阿来创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云中记》并非简单的生者对死者的悼念,在阿来笔下,生者和死者,或者说此岸和彼岸是平等的、对话的。这是了不起的一曲‘安魂曲’。”

家在成都,亲身近距离感受过那场地震的阿来,认为“每个作家都应该对这个时代的重大事件有所回应”,他也一直在书写崇高、庄严等正向价值上做着可贵的探索。“我愿意写出生命所经历的磨难、罪过、悲苦,但我更愿意写出经历过这一切后,人性的温暖和闪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