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找寻自我, 在经历磨难、 悲苦之后( 四 )

突然,我情感上被启动了,眼泪流下来。到晚上,大概写了三四千字,小说结构在我脑子里就哗啦一下全出来了。

傅小平:网上说,你写这部书像是没有做过准备,但又像是什么都准备好了。

阿来:我写小说从来不想细节。它们自然而然就会出来。这些都是写作过程中逐渐呈现的。你想,我对那些村子是多么熟悉,我经常回去啊。我一年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城里,是待在那些地方,和大家在一起的。

我写作是拼命逃避原型的。这只是个方法问题。你对生活熟悉了,想象就不成问题了。我们对想象力的理解,都偏向于结构、情节方面。我倒是觉得想象力在于细节,想象力最能体现在我们对细节的创造力上。

傅小平:写地震,写灾难事件,作家有意无意就会煽情。你在写的时候,是不是特别提醒自己要节制?

阿来:我一直特别反煽情。中国传统文学、戏曲,就是特别喜欢或者说,特别愿意放大悲情。面对死亡,面对灾难事件,就要像乡下妇女一样在地上打滚。当然,我们这样也是有原因的,我们从苦难当中提升不出来更多的、更有价值的,对我们灵魂有洗礼的东西,也就只好放大那些悲伤的情感。但当我找到别的途径去写这种情感的时候,我就反而觉得悲情应该节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