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找寻自我, 在经历磨难、 悲苦之后( 三 )

我写小说从来不想细节,它们自然而然就会出来

傅小平:没细读《云中记》之前,我想当然以为这是一部写汶川地震的小说,等读完,才发现地震只是引子。

阿来:地震发生当年,还有第二年,很多作家想写地震,而且不少作家都写了。当时也有人问我,你要不要写啊。我是想写,但我觉得没法写。要是当时写,写出来最多不过是把新闻报道转化成小说的样子。这是很浅层的。这次地震,死了那么多人,从我们的文化里好像找不到意义,但我相信是有意义的。

是对活着的人有意义。灾难过后,你能感觉到,其中有一点点崇高的洗礼性的东西。至少在那段时间里,好像人都一下子变好了。当时我想,与其虚头巴脑地写,不如以志愿者身份和大家一起去经历。大概有八九个月,我就是往灾区跑,经历了很多事。再后来,地震发生三四年后,我一个摄影师朋友拍了几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祭师孤身一人在一个村子里做法事。

照片里这个场景留在我心里了,但我也没往深处想。直到去年,“五·一二”那天,十周年。那一刻,成都全城拉警报。我突然一想,十年前地震发生的时候,我正在写《格萨尔王》,就坐在那张桌子,那个位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