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仓”没有未来?这里有四个判断( 七 )

更多不同的设施(门店、前置仓、自提点)组合出更多元的仓配体系(前置仓到家、门店到家、到店、门店自提、自提点自提、甚至前置仓自提)将有机会满足不同的消费场景 , 也更具竞争优势 。

在「零售氪星球」看来 , 目前一个典型的相对成功案例可以是说沃尔玛的山姆会员店的云仓(前置仓)+门店的组合配置 。

山姆大店体验+云仓“极速达”组合拳

山姆会员商店是会员制仓储式业态 , 通常选址郊外压缩物业租金成本 , 但到店购买通过花费时间较长 。 去年开始 , 沃尔玛中国为山姆会员商店建立在市区内的“云仓” , 实现极速达 , 明显提高了会员复购和粘性 。 门店+前置仓模式对会员制仓储式业态的整体运营也带来新模式和新价值 。

截止2018年底的数字 , 山姆会员店成熟的前置仓(经营9个月)坪效已超过13万元/平方米 , 客单价超过200元 。 得益于会员店的品类 , 远超过通过用来衡量前置仓客单价盈亏平衡点60多元 。

其三、更高效率的店仓合一 , 还是建立专注到家场景的前置仓成为一个新命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