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防掏空小手册( 七 )

以凯迪生态为例,2010-2011年间,控股股东阳光凯迪先后将所持的五家电厂的股权以3.92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凯迪生态,后因业绩承诺未完成,2013年阳光凯迪又以4.42亿元的价格将五家电厂全数回购,虽然回购价格存在溢价,但甚至不足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存在低价使用公司资金的嫌疑。此外,2015年7月凯迪生态一次性完成了154家公司的大规模收购,其中阳光凯迪持股的达121家且持股比例均超过50%。在此次收购中,阳光凯迪收获了2.81亿股股份和16亿元现金,中盈长江(同一控制人控制)获得现金兑付18亿元,然而,154家企业中仅有21家建成,余下企业仍需大量资金投入,本次交易的公平性存疑。

3)隐蔽的关联交易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对企业的关联交易的披露做出了严格规定,因此直接以关联交易为名的利益输送相对来说是有迹可循的。另外随着相关案例的逐渐增多,关联交易引发的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问题已经受到投资者们的广泛关注。因此一些企业开始利用各种手段隐瞒这种关联关系(甚至可能法律上无关联关系,但实际有联系),以达到逃避监管的目的。典型的较为隐蔽的方法有两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