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策略——深度研究】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二十年—海外资金深度研究( 五 )

财政部为受托机构,NBIM为执行机构。GPFG在成立初期由挪威财政部直接负责管理,主要投资于政府担保债券等低风险固定收益类产品,风格非常保守。1998年,挪威议会批准成立NBIM(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财政部作为受托机构制定投资决策,将GPFG资产配置比例调整为60%的股权和40%的债权,NBIM作为执行机构,根据财政部的投资策略执行基金管理的具体业务,至此GPFG的管理框架初具雏形。

【兴业策略——深度研究】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二十年—海外资金深度研究

“巨无霸”基金是如何炼成的?

投资收益和财政拨款是规模快速上升的两大主因

截止2019年3月末,GPFG总资产市值8.94万亿挪威克朗,约1.04万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自1998年NBIM成立并正式管理,GPFG已产生4.4万亿克朗投资收益,超过挪威政府的财政转移拨款3.38万亿克朗。根据数据显示,GPFG的规模变化来自于三个方面:1)投资损益。98年至今投资收益为负的情况出现过5次,其中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基金亏损超6000亿克朗,2018年亏损4850亿克朗,是20年中亏损最严重的两次。2)财政拨款或支取。GPFG可用于财政开支,但比例不得超过规模的4%(短期可能存在弹性),但除了2016和2017年以外,挪威政府的财政拨款持续对GPFG带来资金注入,是基金的规模快速上升的主要来源。3)汇兑损益。GPFG全部投资于海外,目前共投资了73个国家9158家公司,涉及数十种货币,因此汇率变化对基金的规模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2018年挪威克朗的走弱为GPFG带来了2240亿克朗的正贡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