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成功了吗?( 九 )

根据利润 = 营业额-渠道费用-人力维护及折旧的这样一个公式来看 , 当渠道进场费用与人力维护与折旧费用上升 , 但是用户充电消费频次没有提升的话 , 它的利润就会降下来 。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 , 充电宝的使用率较低 , 每台充电宝每天被使用的频次在0.7~0.8次之间 , 每次租借时长约为3小时 。

本质上 , 这一点与共享单车有类似之处 , 它是一个生意 , 但不是一个适合大规模铺开的生意 , 它的铺设量级有一个临界点 , 一旦突破这个临界点 , 使用频次降低 , 会同样面临共享单车类似的困境 。

对于用户来说 , 不会对某一家共享充电宝品牌存在足够的忠诚度 , 谁离得更近用谁的 。 因此 , 共享充电宝厂商下半场之争本质上就是点位之争 , 竞争厂商一多 , 商家就占据更有利的议价权 , 导致部分商家哄抬入场费与分成 。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 , 有扩展点位的BD吐槽:\"有些商家要拿到90%的分成 , 其余的设备成本、运维成本都是企业出 , 这还怎么赚钱 。 ”甚至有商家表示让多家共享充电宝来竞标 , 谁出价高就给谁 , 甚至也有厂商要砸入更多的钱挤走原场景的入驻公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