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成功了吗?( 六 )

正如投资人王刚过去说的 , 共享充电宝符合他一贯习惯的模式:刚需、高频、小额大众 。 模式简单 , 能跑通能盈利 。

困局与不确定风险依然存在

但共享充电宝行业目前并非就高枕无忧了 , 它的困境依然体现在诸多方面 。

其一 , 随着电池技术以及无线充电的进步 , 共享充电宝在技术大潮下往往会成为过时的资产 , 未来用户需求的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 。

从趋势看 , 无线充电、充电宝技术以及快充技术都会削弱共享充电宝的市场需求 。

从充电宝本身以及快充技术来看 , 南孚已经拿出了10000mA大电池、有线无线两用的充电宝 , VIVO将出120W超快闪充 。

从无线充电来看 , 远距离的无线充电技术已在国外萌芽 , 反向无线充电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 WiFi充电技术已经出现 , 而苹果公司也已经申请了多项关于无线充电的专利 。 这些充电技术的进步未来逐步削弱充电宝的存在感 。

当然 , 电池技术的进步是缓慢的 , 留给共享充电宝的时间窗口至少在5~10年以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