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操纵国?合法、合理、合规性都不足( 四 )

2018年我国经常账户盈余/GDP比重为0.39%,远低于2%,即使2019年表现较好的第一季度,也仅为1.55%。

至于外汇市场购买外币,2014年6月-2016年,中国外汇储备不断下降,从4.1万亿美元降至3.1万亿;2017年至今,外储基本稳定在3.1万亿左右,并没有持续购买、囤积外币的行为。如果时间放远一点,根据BIS统计,2005年至2019年6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7%,人民币是G20当中最强势的货币,也是全球范围内升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

再从时间上看,要有持续干预外汇市场的行为,这个持续性时间必须是至少6个月,但刚刚在5月28日,美国财政部还说中国不是汇率操纵国,怎么5月底至今才2个月零几天,美国就把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了?

(二)再说说学理基础。判定汇率操纵,一个重要基础是人民币必须存在“货币根本性偏差”,即偏离均衡汇率的情况。从经济学上讲,均衡汇率是理论上的概念,指的是一国宏观经济实现内外部均衡的实际汇率,IMF用三种方法来衡量测算:宏观经济平衡法、实际均衡有效汇率法、外部支持法,UNCTAD提出通过单位劳动成本法来计算。不管哪种方法,也不是绝对的,仅仅是大致反映汇率情况,而且,在实际计算中,即使用同一个模型,不同学者得出的结论有时大相径庭。不管如何,美国要认定中国是汇率操纵国,逻辑上应该指出人民币现在已经偏离其均衡汇率水平。根据《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也应该提出。但是,美国财政部的声明丝毫没有提到“货币根本性偏离问题”,这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的。实际上,IMF今年刚刚结束对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评估,认为人民币汇率大体符合基本面,接近均衡汇率水平。这是对美国对中国外汇打压最大的反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