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需要中年人,那些35岁离开BAT的人都去哪儿了?( 三 )

2017年 , 华为发生“集中清理34岁以上交付工程维护员工”的风波 , 尽管华为事后否认了此事 , 但无论如何 , 这又点燃了一次中年互联网人的焦虑与危机 。

不雇佣中年人 , 这笔帐对于企业来说并不难算 。 常青表示 , 雇佣一个来自大厂的互联网中年的成本 , 能够雇佣两个新人 , 并且后者的生产效率更高 , 可塑性更强 。

在这场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结构优化”中 , 大批有经验的中年互联网人被淘汰 , 而另一方面 , 企业依旧在斥资重金吸纳新的人员 。

7月23日 , 华为总裁办发布了一封邮件 , 宣布对8位2019届的应届博士生实行年薪管理制度 , 最高的有201万 , 最低的接近90万 。

那些被“优化”的互联网中年们 , 身上背着家庭的重担 , 也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沉淀 , 裁员潮之后 , 他们却只能另觅他路 。

互联网浪潮依旧澎湃 , 但这些“中年人” , 到底去了哪里?

传统保险行业的逆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