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的「中国式」崛起与溃败( 九 )

早期消费得起无印良品的中高端群体 , 在其不断走红 , 被迫走向大众的过程中逐渐远离了 。 他们不再想要这个符号来彰显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阶层 , 甚至是急于摆脱无印良品的标签;而真正的奢侈品消费群体 , 又无法认可无印良品 , 毕竟设计和用料的精致程度远远够不上收藏价值 。

这一次的退潮 , 是消费文化到顶峰后一个正常回跌 , 是消费者独立思考和理性消费意识的一次觉醒 。

被推上神坛是消费者的选择 , 不是公司的选择 , 这偏离了品牌的最初定位 , 但品牌管理者着眼于短期利益 , 看着利润报表蹭蹭上涨的数字 , 只知道顺势而为 , 风控意识太弱了 。

在一片喝彩声中 , 无印良品忽视了品牌危机的第二次重要信号 。

2015年12月 , 上海淮海路755号迎来MUJI旗舰店 。 该店引入餐厅模式 , 面积3000余平米 , 开业当天排队超过百米 。

这是无印良品的巅峰时刻 , 从此 , 它开始了阵痛生涯 。

0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