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19市级财政透明度报告:45%地级以上城市公布债务余额,72个城市没有公开PPP信息( 四 )

今年市级政府财政信息公开情况尤其是预算和预算执行部分较往年有了很大的进步。“四本账”的公开情况较去年有所提升。衡量政府财政透明度的核心指标是市级政府对预算与预算执行情况的公开,即“四本账”的公开情况。 “四本账”是公共财政资金、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以及社保基金的统称。今年大部分城市都给出了较为完善的2018年预算执行以及2019年预算报告。

另一方面,县级市政府财政透明度公开情况与去年基本持平且得分普遍低于地级市政府。今年县级市政府财政透明度评价指标体系与地级市政府相同。尽管今年县级市的“四本账”公开比去年好,但是与地级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县级市政府的财政公开工作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中国的县级城市政府仍需提高其治理水平,在机构公开、财政预算与预算执行公开和其他信息公开方面做更进一步的工作。

地方政府债务公开情况较去年有所进步,但仍然是最难以公开的部分。政府债务公开指标包括以下具体指标:债务限额及总额、债务类别、具体债务项目、各辖区债务情况、债务还本情况、债务付息情况。从该指标地级及以上市政府的得分情况看,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30分,平均分仅为14.34分。在295个地级及以上市政府中,共有244个公布了2018年度的全市债务限额和债务余额,这其中的大多数市政府对专项债务和一般债务两个类别的限额和余额进行了全面公开。但在具体的2018年债务付息方面则公开情况较差,有181家市政府未对债务的具体付息有所公开。45%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公布了省级划定给本市的债务限额和当年的债务余额,但普遍没有对具体的债务结构和项目情况加以说明。另一方面,县级市政府债务的公开情况则更不尽人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