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工程值得后世铭记( 四 )

恶劣的气候也威胁着李金城和同伴们的生命安全。青藏高原8级以上的大风,平均每年要刮70多次。大风一刮起来就没完没了,甚至连100多斤的小伙子都站立不稳。有一次,队里雇佣的一个民工去帐篷外上厕所,回来后就坚决要求辞工,追问再三,他才扭扭捏捏地说是因为“这个鬼地方,尿都尿不到地上”。有时半夜刮起狂风,职工们正睡着,帐篷的顶篷就会被风卷走。高原的太阳,强烈的紫外线几乎能揭去人的脸皮,即使抹着厚厚的防晒霜,脸上照样会晒得脱掉几层皮,一个月下来,所有人都成了黑脸,有些皮肤敏感的小伙子鼻尖被晒得起了溃疡,留下难看的疤痕。“一天见四季,一里不同天”,这是对青藏高原的真实写照。在海拔4600多米的世界最长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施工阶段,每个施工人员都背着5公斤重的氧气瓶,边吸氧边工作。

唐古拉山勘测险丧命

李金城第一次带队上高原是在2000年。那一次,他理解了青藏高原是“生命禁区”的含义。当时,他是青藏线的现场指挥长,团队担负了全线80%的勘测勘探工作量。其中最困难的一段是位于海拔4700多米的安多县和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之间的“无人区”。全长130多公里,属于全线平均海拔最高的地段。因线路远离公路,勘测地段遍布沼泽,车辆无法进入,只能靠人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