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工程值得后世铭记( 五 )

李金城回忆说,2000年9月7日,他挑选了二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各自备了十几个面饼和六七瓶矿泉水。9月8日早晨5点,一行人从唐古拉山兵站出发了。快进山时下起了大雨,车开了十几公里就陷进了沼泽中,他们直到中午才把车推出来。看着前面越来越密集的水坑,李金城决定徒步勘测,他和队友背着仪器向遍布沼泽的无人区腹地进军了。雨越下越大,大家的衣裤都被风雪浸透了。天黑时分,气温下降到了零下十几摄氏度。

寒冷、疲劳,黑暗中不辨方向,一些人快坚持不住了,李金城也累垮了。他有心动过速和因缺钾导致的周期性麻痹症,这次突击使他的体能到了极限,在过最后一条小河时,他脚下一软,倒在冰冷的河水里。队友们硬是跌跌撞撞地抬着他走出了无人区。而正是这一次突击,队伍彻底弄清了唐古拉山垭口的地质情况,为优化设计方案打下了基础,节省工程投资8亿元。

在青藏高原最忌讳的是反复上下,身体要不停地在高原与低海拔地区适应。每次遇到高原反应头疼欲裂,他都忍着。青藏铁路一个来回2000多公里,从2000年到2005年,他就跑了100多趟,总里程20多万公里。上青藏线之前,他体重是180斤,五年过去后降到120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