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新式降息”将成为下阶段核心政策工具( 五 )

其二,完善长短期利率调控的协调机制。从增加5年期以上期限LPR等举措可以预见,在本次改革之后,货币政策的价格型调控有望形成“双抓手+双路径”的新体系(详见附图)。路径一是以逆回购利率为抓手,调控货币市场利率,政策信号从短端利率向长端传递。路径二则是以MLF为抓手,调控LPR和信贷利率,政策信号从长端利率向短端传递。最终,这两条路径将交汇于债券收益率曲线。这一体系要求长、短端政策信号高度协同,否则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信号冲突。

由此展望未来,从中期来看,央行将大概率构建一套协调机制,以强化长短端政策信号在方向、力度和时序上的精准配合。从长期来看,待存款利率完成并轨、债券收益率曲线完备后,LPR利率或将转向与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挂钩,使后者成为唯一的关键基准利率和调控抓手,从根本上化解长短期政策信号的协调问题。

关键第一步,牵动政策全局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作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利率并轨”迈出第一步,彰显了监管层以改革方法应对内外部压力、“办好自己的事”的整体思路,亦为前瞻中国经济政策全局提供了新线索。我们认为,以下几点趋势值得关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