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喜撰文追忆:秦老与汾酒的“百年之缘”( 十 )

60年代的汾酒试点,则把汾酒的创新精神推向了一个产业层面的新高度。

李秋喜撰文追忆:秦老与汾酒的“百年之缘”

▲1998年,秦含章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汾酒、竹叶青酒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新闻发布会”上讲话

“纯净”是因为汾酒有开放精神。

千百年来,掌握了中国白酒技术密码的杏花村人,没有裹步不前,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将汾酒技术传播到了全国的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来自山西的酿酒师傅们因地制宜,把汾酒生产的一般规律跟当地的水土、环境相结合,创造出了不同工艺特色的各种白酒,奠定了当今中国白酒产业的基本格局。

尤其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行业的“汾老大”,汾酒都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总结告诉兄弟企业,这才才有了秦老为汾酒的题诗“万里银装压早春,四方结队学汾珍,三杯竹叶驰名久,五好杏花茁异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