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到奶茶,饮品是如何变“瘾品”的(20)

相比碳酸饮料的标准化生产 , 做奶茶没啥秘诀 , 全靠老板用料诚实、手艺经验足 , 能熬得住锅炉前反复煮茶的高温辛苦 。

而当时 , 香港遍地流民 , 最不缺的就是能吃苦的人 , 他们学着林木河 , 推着小推车 , 到工厂、大厦外 , 卖着自己新鲜做的奶茶 。

奶茶慢慢走入了大众的视线 。

后来 , 类似的奶茶也在台湾出现了 , 还诞生了春水堂等台湾老字号 , 台湾老板们把港式奶茶的白糖 , 换成更甜的黑糖 , 用的茶叶味道则稍淡一些 。

为了加强口感 , 春水堂还在奶茶里加了木薯粉圆 , 做成了现在的“珍珠奶茶” 。

这时的奶茶界里 , 香港奶茶以茶味醇厚著称 , 台湾则以鲜甜、配料丰富见长 。 两派各有千秋 , 难分高下 。

不过 , 两派奶茶虽然更高大上 , 也有了糖和咖啡因 , 但做一杯奶茶的功夫 , 流水线上能造百罐碳酸饮料 , 奶茶在速度上还不如碳酸饮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