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Q1财报漫笔:42%背后的组织力与复杂治理( 四 )

事实上,年初,淘宝与天猫之间,天猫内部体系之间,聚划算与天猫、淘宝之间的关系演进,天猫与菜鸟、阿里云及支付宝之间,已出现更多协同征兆。

收购来的饿了么与手淘及支付宝之间,乃至文娱体系内部的重组过程,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协同。饿了么表现不错,但背后明显有淘宝、支付宝流量助益。而饿了么则对阿里集团营收面有明显帮衬。

我们甚至还看到,诸多投资的项目,包括斑马、分众等,都在强化协同,通过钉钉以及诸多业务形式持续强化。

这也是夸克一直以来强调的阿里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矛盾互动。

在前不久的一片淘系“结构洞”的文章中,我们与分析过淘宝诞生以来,阿里集团内部经历的多轮聚合与裂变的历程。每当生态扩张一轮之后,阿里都会经历一种复杂的整合。过去侧重的是业务端,而今天的阿里,生态复杂程度远甚于2014年前,它的内部裂变与聚合、超级协同效应,已经成为一种最大的挑战。当然也是一种巨大的机会。

这两天,很多人对比阿里跟腾讯财报差异,直接的数据对标其实毫无意义。因为行业属性、业务模式差异较大。但有一点我们始终坚持,多年来,阿里的组织结构的升级、变革的频次,远比腾讯高得多。这背后涉及到业务结构的变化与驱动力的转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