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Q1财报漫笔:42%背后的组织力与复杂治理( 七 )

这一时刻,阿里集团必须展现出生态的活力,展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穿越周期的能力。

阿里集团的商业目标当然无可厚非。但诉求之下的“协同”,也容易留下一种“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印象。

蚂蚁们的中短期目标是否会受到影响呢?它的概念属性是否会因此弱化?其他单元是否面临类似的问题?

完全站在阿里集团这个商业组织自身视角,审视生态单元的发展,它们独立创新是否会受到抑制?超级协同是否过于强化大盘的效率而弱化小盘效率?

Q1里,我们还看到一些单元更多还是通过压缩资本开支换得了财务成效。阿里集团甚至也扭转了过去一段新零售资本扩张的方式,甚至出脱了当初期待较高的并购业务。这里面有它的紧迫性与策略调整意识。但于一些单元甚至行业来说,不完全是正面因素。

阿里确实在持续强调,阿里经济体不是阿里自己的经济体,阿里的平台经济效应不是阿里自己的平台效应,阿里仍不断倡导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我相信阿里有这个心胸。但这种界限非常难以界定/压力周期,挑战之下,阿里是否会产生变异,从而不自觉地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变成“让天下没有阿里难做的生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