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亮 | 老家山西柳林的小吃:碗团( 四 )

04

碗团之所以对孩子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 在于它的「小吃」特性 。 吃碗团不是为了「饱」 , 是为了「吃」 , 用四川话说叫「吃起耍」 。

意思很明显 , 它是生活的调剂品 , 而非必需品 。 蒸碗团也是需要功夫的 , 和面太硬不出货 , 太软又丧失了口感 。 面和好后 , 盛入撇口小笨碗里 , 放入屉锅蒸 , 出锅后面已经凝固 , 成膏脂装 , 晶莹而不剔透 。

这时候是不能入口的 , 得等待晾凉之后 , 放入蘸料 。 蘸料中 , 老陈醋与蒜汁是必备品 , 此外还有炝好的辣椒油作为选用 。 对孩子来说 , 辣椒油多数被忽略了 , 有醋和蒜汁就能与碗团完美融合 。

注意 , 这时候 , 具有仪式感的行为出现了 。 什么意思呢 , 比如我到了摊上 , 要一碗碗团 , 摊主拿出一碗 , 我接过之后 , 往进添蘸料 , 醋 , 蒜汁 , 辣椒油 , 然后拿一把小刀 , 请注意 , 这个小刀也很有讲究 , 以钢锯条磨成的小刀为佳 。

拿出小刀后 , 通常有两种吃饭 。 一种是用小刀在碗团上划 , 将紧贴在碗壁上的面切割成菱形块 。 这时候用小刀扎着一块 , 从碗壁上挑起 , 投入嘴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