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冠华|平安银行:不一样的银行,不一样的估值( 十 )

从转型环境看。招商银行启动零售转型之时,中国利率市场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互联网很不发达,物理网点成为连接银行与客户的第一重要渠道。因此,招商银行零售转型以广铺物理网点、引流零售客群为切入点,吸引了大量低成本的储蓄存款。在低成本负债优势基础上,资产摆布就游刃有余。本质上,招商银行零售转型走的是一条低成本负债驱动资产之路。

如果说招行走的是负债驱动模式,那么平安银行走的是资产拉动模式。当下的平安银行启动零售转型之时,中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金融科技极度发达,智能科技取代物理网点成为连接银行与客户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平安银行零售转型已经不太可能重新复制招行之路。平安银行通过加强风险管理,主动经营资产风险,以获取可观息差。

如果说招行走的是先引流再耕耘的模式,那么平安银行直接进入客户迁徙模式。从资源禀赋看。招商银行零售转型完全凭借自身力量,在其他商业银行仍然一味沉醉于对公业务的“多、快、好、省”而忽略零售客群的耕耘,招商银行率先重视起零售客群的服务,增加物理网点,提高服务质量,走进了另外一片蓝海。平安银行则不同,背靠中国平安集团,不需要重新引流,只需要深耕迁徙。同时,平安科技实力超群,集团与科技叠加赋能,为平安银行零售转型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