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缠千年的“融资难”与“融资贵”:历尽艰辛的普惠金融探索史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纠缠千年的“融资难”与“融资贵”:历尽艰辛的普惠金融探索史

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Yunus)是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Bank,也译作格莱珉银行)的创始人。1974年孟加拉国发生严重的饥荒,尤努斯在乡村调查中,惊讶地看到贫穷农妇苏菲亚,每天借5塔卡(相当于22美分)的高利贷,购竹制凳为生,还贷付息后每日仅2美分收入,陷入难以摆脱的极贫陷阱。尤努斯把27美元借给了42位贫困的村民,帮助他们免受高利贷盘剥。他亦在深思,如何解决融资难并扭转贫困。

1979年尤努斯在国有银行体系内创立了格莱珉分行,为贫困的孟加拉妇女提供小额贷款业务。1983年10月2日格莱珉银行独立运营,开创了“格莱珉模式”的小额融资。如今“格莱珉银行”已是孟加拉国最大的农村银行,被称为穷人自己的银行,有650万借款者,为7万多个村庄提供信贷服务。每一位借贷者都拥有银行一份不可转让的股份,占据这家银行92%的股份。格莱珉银行偿债率高达98%,足以让商业银行同行感到嫉妒。尤努斯因此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并引起全球金融业的强烈反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