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的消逝:世界主义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七 )

这个道德问题也许永远不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一个宽容的自由主义者会说,只要一个个体没有对他/她的国家以及世界带来伤害,他/她可以自由地选择对国家还是世界负更大的责任。一个充满激情的社群主义者会说,一个个体天然地对他/她所属的一个更小的社区(一个城市/一个兴趣团体/一个职业团体)负更多的责任,国家和世界在他/她这里过于抽象和不着边际。一个刻板的儒家信徒会说,一个个体天然地对他/她的家人负责,从而延伸到国家,而后是天下/世界。一个洒脱的道家/庄子信徒会说,一个个体只不过是天地万物的一气而已,不存在什么对国家和世界负责。

如果说从纯道德哲学的讨论中我们无法得出世界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不为任何地方和国家负责,而为整个世界和人类负责)的合法性的话,那我们同样也得不出世界主义的不合法性。更进一步看,在上文所述的四种价值取向中,自由主义最能接受世界主义的核心内核,道家次之,儒家和社群主义甚至与之直接冲突。

世界主义的未来

在中国学界和中国社会,近年来一种“新天下主义”论受到追捧。简单来说,大部分言说新天下主义的学者似乎在用一种隐秘的方式证成及推崇一种新的“儒家”天下观。即,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里就有“天下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求同存异”等思想,这种思想再加以理论化不就是未来社会的世界主义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