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工场创始人肖睿专访:北美大数据 为未来世界培养人才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出现,1956年人工智能被命名,到2019年止,有60多年的跨度,那么在这60多年的时间里,人工智能经历三起三落。第一次是基于定理、机器证明,所有这些严格的逻辑推理;第二次人工智能,是基于知识表达专家系统和专家应用;第三次是基于大数据、基于机器学习的挖掘,包括现在的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翻译、自动推荐、自动驾驶等,简言之就是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也就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阶段,所以说我们这个时代是幸运的。”

—课工场创始人肖睿

课工场创始人肖睿专访:北美大数据 为未来世界培养人才

肖睿,翻开他的简历令人咋舌,14岁攻读吉林大学少年班人工智能,后一路高歌,与北大结下了不解之缘。北大教育学博士毕业,国内首批PMP(项目管理专家)证书获得者,同时劳动部和教育部行业岗位标准评审专家。

1995年担任北大方正项目总监,1999年出任北大青鸟APTECH的联合创始人,带领编撰了第一套针对零基础学员的软件开发教材,当IT教育市场做熟做透之后,肖睿敏锐嗅到了市场的变化,开始聚焦大学生高端就业,于2015年创建课工场,再次带领团队走在时代的前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