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工场创始人肖睿专访:北美大数据 为未来世界培养人才( 四 )

到2010年,互联网速度加快,所有设备,包括手机、移动终端、显示屏的分辨率各个方面飞速变化,加之资本的助推,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培训机构强势爆发。但是依旧存在学员互动的问题,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不只是需要一个信息的传递和内容的传送,更多的是需要关注学员注意力的维护、情绪的调动等细节性的东西。

“从表象走向深入,这是我们作为教育者需要做的,尤其是借助互联网平台的这种网络教育。”肖睿说道。“在最近几年,互联网教育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单纯的互联网教育越来越少,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模式受到追捧。”肖睿变课工场品牌创始人,作为一个企业家,他依旧践行教育本心,比旁人更关注市场的动向,因为教育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下 ,IT科学技术是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指标。

2015年课工场品牌创建之初 ,肖睿就带领大家做自适应系统,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状态、学习情况给推送相关的内容,并且不断进行测试,然后设计相应的学习内容、学习路径、学习节奏等。对于学习状态和情绪的把控,系统会提供一些帮助,也有线下的真人老师来帮助,这是其一。其二是教育本身是要解决学习效率的问题。而现在最好的解决效率的方式是线上线下结合。在线下课工场打造智慧教室、智能设备,甚至有可穿戴设备帮助学习者完成这个学期项目。“那我相信,随着这个大数据、人工智能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的发展,随着这种各种智能设备的发展,包括你学习的过程中情绪的监测、学习注意力干预因素的发现,都会让学习效率越来越高。”这是肖睿在探索中总结出目前互联网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