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正职场洞察:学会追随才能学会领导

一、我们都是追随者

睿正职场洞察:学会追随才能学会领导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近30年国内外研究领导力的文章汗牛充栋,但我们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几乎所有的研究和讨论都习惯于站在领导者的视角,完全忽视了领导对象的存在,仿佛他们都是一群没有思想的“木头人”。但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我们每个人在努力成为领导者之前,首先都是一个追随者,而且无论职位高低,始终都会有一个领导你的上位者。因此,如何做好一个追随者才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正如卢梭所言:学会追随是学会领导的必由之路。

Kelleman在她的同名著作中,将追随者定义为:那些不具备其上级权力、权威和影响力的下属。这种从组织内等级关系出发进行的定义避免了追随领域研究的概念泛化问题(这一问题在领导研究中非常严重),因此本文也倾向于采纳此种定义。与此相对应的,追随力是指下级对上级领导行为作出的反应(行为)。

为什么针对追随行为的研究在西方主流学术界长期受到忽视,原因可能在于美国文化是建立在反抗权威的历史之上的,因此其在潜意识中不太愿意承认我们中绝大多数人都身处追随者的从属位置,他们更多强调的是组织中的公平和民主,以及西部牛仔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但中国文化则迥然不同,我们并不以追随者的身份为耻,因为在世人的观念中,官本位和英明君主的思想根植于心,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可见即使是鲲鹏也需要追逐一个能够让其展翅高飞的平台。因此,探究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组织领导问题,我们更加不应该忽视作为绝对多数的追随者。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的今天,追随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对领导者产生影响,所以任何忽略追随者的领导研究都将成为无源之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