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正职场洞察:学会追随才能学会领导( 六 )

第四项修炼——领会意图

领导在布置任务或传递信息时,往往会有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含意图,普通人很难做到“领导一个眼神就知道他想干嘛”的境界,但多花一些脑筋去揣摩下领导话语背后的“潜台词”还是可以做到的。当然,这也离不开平时和上级领导交往时的留心观察和总结反思。这种“小聪明”并不是为人不齿的投机取巧,而是为了更好地执行领导的意图,达到预期的效果,于公于私都百利而无一害。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出与上级领导的默契,工作起来就会有一种相得益彰的美妙感受,对自己而言,做事情也能事半功倍。当然,更高一层的境界是“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你的职业发展之路必定会一帆风顺。

再讲一个曾国藩和穆彰阿的故事:道光十八年,曾国藩刚入翰林院做官。有一天去穆府看望老师,恰逢道光皇帝令穆相承办禁烟一事,但穆彰阿对大张旗鼓地在全国范围内禁烟有所保留,于是写了一封奏章请曾国藩参详。曾国藩一目十行地看完奏章后,结合日前在朝中各处听到的关于禁烟的议论,已大致明白了穆彰阿的意思,他对禁烟与否并不十分在意,令其不满的其实是禁烟党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想借禁烟为名大肆打击异己的真实意图。于是,曾国藩进言道,“禁烟一事圣意已决,穆相不宜硬顶,但可以采取变通的方式,不搞全国范围内的查抄,仅以广州这个通商口岸为抓手,从源头上打击鸦片的非法流入,且此奏章最好找别人上呈,而老师则可静观其变”,穆彰阿听后深以为然。替领导想得如此之周全,这样的年轻官员想不得到提拔重用都难。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逢迎行为,因为追随力都是以组织目标的达成(做成事)为根本出发点的,而不是教你如何溜须拍马。世人都说曾国藩会做官,对其驭下之术津津乐道,殊不知他最厉害的其实是卓绝的追随力,不然怎么能以汉人的身份得到“文正公”这样的谥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