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居民和企业融资是今年社融高增一大原因( 七 )

“融资向上-产出向下”背离的货币解释

2019年非金融私人部门持续向外流出流动性是“融资向上-产出向下”的一个解释。从经典的货币理论看,如果一个部门经济活动较为活跃,那么其必然需要更多的货币用以支持其交易活动——这也是经济高增的年份通常M1、M2增速也较高的原因(虽然其中存在一些扰动,但大体的趋势趋同)。当下支付科技的不断进步(例如目前踊跃发展的第三方支付行业)会增加货币使用的效率,从而减少交易所需要的纸币量(M0),但第三方支付行业备付金依旧可以被计量在内合并考虑。一个部门获得流动性支付主要有两种方式:获得信贷投放以及获得流动性转移。针对非金融私人部门(企业部门+居民部门),我们整理了投向企业、居民部门的信贷总额与存款总额的累计环比增量用以观察总量维度的流动性投放,并计算了二者的累计环比增速差来观察企业、居民部门的流动性流入流出。

明明:居民和企业融资是今年社融高增一大原因

在计算了非金融私人部门获得的信贷与其存款环比增速之差后,我们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近年来非金融私人部门的流动性支付情况(信贷减去存款为正意味着向外流动性支出)。观察非金融私人部门流动性支出和GDP增速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自2012年以来在非金融私人部门大幅向外支付流动性的时期,经济增速走势均有下滑:2012年、2014-2015年以及2018年都是好例子。2019年1-7月,银行部门通过信用扩张累计向该部门投放了108600亿元流动性,非金融私人部门累计向外净流出了约16500亿元流动性。2018年下半年起,中国政策层“宽信用”举措启动,但信贷扩张投放至非金融私人部门的资金并没有留存在体系内,私人部门内部的经济活动减速明显,流动性需求较差——这一点的直观表现就是加码的信贷投放和流动性流出同时存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