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流拍的汽车企业 股权交易盛世为何仍被剩下?( 三 )

江西志骋的前身是1995年成立的昌河铃木,后者曾以北极星等微型车红遍大江南北,但近些年每况愈下,负债率高企。在去年铃木退出后,北汽集团实现对其76.68%的间接控股权。业内认为,江西志骋在挂牌期间未实现交易或与北汽集团所提出的严苛条件有关。

此前的转让协议显示,北汽要求股权受让方必须采用联合购买形式,且每个受让方持股比例不低于20%且不高于30%。这意味着必须至少三家股东同时购买,但生产资质却只有一个。

此外,联合受让方还必须支付10.5亿元的转让费用以及江西志骋18.75亿元的债务。光债务就比拜腾购买一汽华利多出10亿元。目前,江西志骋走上了跨省代调的路线,于近日派遣400名员工前去昌河的株洲工厂进行三个月的支援。

奇瑞股份和奇瑞控股增资扩股的流拍也异常爆冷。与江西志骋的被市场边缘化不同,奇瑞汽车在业内仍是大佬级别的存在。因此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一挂出来,据说就有宝能集团、华夏幸福、五粮液等7家以上的资本方展开了比拼和角逐。但结果却是在两轮的延期披露后以“未成交”结束。业内认为,此次股权流拍可能与奇瑞要求两个公司的投资方必须是同一家,而超160亿元的融资总额对投资方造成较大压力所致。另一方面,由于此次融资的主角是奇瑞控股——奇瑞股份的母公司,而奇瑞股份才是外界印象中的“奇瑞”,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投资者的兴趣。

推荐阅读